国办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提出要提升旅游标准化水平。旅游是典型的服务行业,标准是衡量服务的一把尺,可以量出发展的短板,也可以标出提升的方向。标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更好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欣欣向荣,旅游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一些成长的烦恼逐渐显现:从业者“看心情服务、凭经验做事”,游客体验像“开盲盒”,一不小心还可能碰到强迫购物、大数据杀熟等陷阱……这些乱象,严重影响着旅游业健康发展。治理乱象、规范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标准化水平。
标准化的核心在于通过规范化手段,确保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预期性。标准化有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让消费者能够基于统一、明确的标准来比较和选择旅游产品;标准化规定了行业准入门槛与行为规范,有助于构建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场环境,抑制不良竞争行为;通过强制执行旅游标准,相关部门可以有效打击欺诈、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提升行业公信力。
我国在旅游标准化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4年5月,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制定旅游相关国家标准35项,旅游行业标准83项,涵盖旅行社、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景区等方面。这些标准的颁布实施,促使越来越多景区、企业对标进行产品升级与服务提质,从粗放经营到精细发展,从各自为战到规范有序,旅游标准化助推行业实现质的飞跃。
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新业态、新现象、新需求层出不穷,旅游标准化也需与时俱进,及时跟进新标准,动态调整老标准,避免标准制定滞后于实践需要。更重要的是,落地是关键,若只停留在纸面,再好的标准也是毫无用处。破解执行难题,需要构建“制定—实施—评估—改进”闭环,才能让旅游标准化有方向、有回响,更好助力行业前行。(张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