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的答案”回应公共健康命题——2025疫苗科学高峰论坛聚焦IPD免疫防护-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18 11:01:46
来源:新华网

以“时间的答案”回应公共健康命题——2025疫苗科学高峰论坛聚焦IPD免疫防护

字体:

  问题一: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当前中国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害与防控措施

  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肺炎链球菌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体,占比高达38.5%。我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病例数位居全球第二。

  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最有效措施,但是我国儿童3剂次PCV疫苗接种率仅为7.3%,与国际约47.9%的平均水平差距明显,因此需要持续提高PCV疫苗接种率,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阻断疾病流行。

  问题二:当前我国肺炎球菌性疾病(IPD)在儿童群体中流行有哪些突出特点?真实世界证据(RWE)在疫苗评价标准及消除疫苗犹豫方面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原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我国肺炎球菌性疾病呈现“六高一低”的严峻特点:即儿童携带率高、发病人数多、低龄人群占比大、并发症多、耐药性强、致死率高,但疫苗接种率却很低。

  尽管WHO将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我国PCV疫苗接种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与“疫苗犹豫”现象密切相关。

  通过专业科普,权威指导多举措并行增强公众信任。

  问题三:从国家公共卫生战略角度看,您认为当前我国IPD防控面临哪些系统性的挑战?应如何从“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

  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郝元涛:肺炎球菌性疾病治疗面临“不合理用药”“抗生素耐药”以及“治疗费高”三座大山。近一半儿童IPD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增加了患者重症与死亡风险;中国儿童IPD患者多重耐药率高达46.1%,为临床治疗也带来了挑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疫苗预防纳入公共卫生核心策略,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医防融合”,呼吁更多的临床医生也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中疾病预防的力量,把由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

  问题四:请您介绍一下面对全球和中国不断变化的公共卫生需求辉瑞有哪些创新实践和举措?

  辉瑞中国战略联盟事业部总经理金肖东:疫苗接种是公认最成功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也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辉瑞始终致力于加速创新疫苗的研发和引入,以应对疾病挑战。从7价、13价到20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满足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同地区对肺炎预防的公共卫生需求。

  辉瑞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已经保护了超过1000万的中国儿童。 在加速创新的同时,积极携手研究机构、医务工作者以及各级卫生部门开展疫苗的真实世界研究,探索医防融合新路径,共同推动系统化、可持续的预防免疫服务新业态。以科学赋能疫苗应用与可及,为公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健康服务。

  问题五:请您谈谈上药科园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创新疫苗的公平可及使更多公众获益?

  上药科园贸易董事长兼总经理楚晨曦:科园拥有深入基层的疫苗分销网络,我们始终将药品质量和供应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疫苗在流通环节的质量可靠和供应稳定。依托强大的渠道优势,将优质疫苗下沉到基层市场,让中国的公众也能用上高质量疫苗产品以及专业的公共卫生健康保障。此外,我们专业的疫苗团队可以提供从“进口、保税、仓储、物流、商流、数字化营销” 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在促进疫苗可及的同时,满足公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纠错】 【责任编辑:兰天源】